核心提示:毛泽东秘密回到北京,除了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,得到通知的就是李德生、纪登奎、吴德、吴忠和周恩来。别人不可能知道,那么北戴河的叶群和北京的林立果是怎么知道的呢?是谁透露的?是“内线”?还是……圈套?
本文摘自:《时代文学》2004年第4期,作者:舒云,原题为:《回眸1971:再探“五七一工程”之谜》,本文系节选
有一个事实似乎还没有人注意到,毛泽东秘密回到北京,除了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,得到通知的就是李德生、纪登奎、吴德、吴忠和周恩来。别人不可能知道,那么北戴河的叶群和北京的林立果是怎么知道的呢?是谁透露的?是“内线”?还是……圈套?
这大概是解开九一三事件之谜的一把钥匙。
空军学院东北角有两幢编号13和14的两层小楼,原是院领导的住宅,所以称将军楼。1971年4月底,这里成了林立果的“秘密据点”。9月12日,是个星期天,空军学院停水停电。上午十时左右,负责后勤的老王接到电话,让他给将军楼送些开水和冷水。老王骑三轮跑了两趟,送去一大桶凉水和七八瓶开水,放在门口。转身要走,楼门开了,陈伦和(空军司办外事处秘书)叫住他,赶快准备十一个人的午饭,要争取十二时三十分吃上饭。这时已经是十二时十分,哪里来得及?十三时多午饭好了,老王先给将军楼打了电话,把三个人的饭送到楼门口,交给等候在门口的三个女兵,然后带其他人去食堂吃饭。等了一会,楼里出来五个男军人,三个女兵没去。陈伦和说,我们吃完给她们带点回来。十四时多,等他们吃完返回将军楼,老王也回家吃饭。刚吃完,陈伦和又来电话,要他给李伟信(空4军政治处副处长)派个车,说要进城买东西。老王派好车,自己骑车到将军楼告诉陈伦和,车已派好,停在大马路上。陈伦和叫老王回去。
这时是十五时十分左右,老王推车刚走几步,将军楼车库开出一辆伏尔加,他赶快闪开,但清楚地看见里面坐着三个人。司机是周宇驰,旁边是于新野,后座坐着林立果,一个个神情紧张,周宇驰回头看了老王一眼,皮笑肉不笑地叫了一声,啊老王!便加速跑了(林立果一行去了另一个“秘密据点”西郊机场工字房)。老王刚走出二百米,又一辆伏尔加迎面开来,驶过老王身边,老王看见开车的是程洪珍(空军司办一处秘书),他从车里看了老王一眼,拉着脸,没有任何表情,向将军楼驶去。
从这段目击者的叙述中,我们可以知道,十五时毛泽东还在丰台站谈话时,已经有人把消息透露给了林立果。所以他急急忙忙到西郊机场策划“第二套方案”。十六时三十分左右,胡萍(空军副参谋长、34师党委书记)接到周宇驰安排南飞机群的电话,十八时刚过,256机组接到飞往北戴河的命令.
得知毛泽东行踪的圈子非常小。如果不是毛泽东身边的人,怎么可能知道?如果是毛泽东身边的人,九一三事件后马上就是一条大罪状。泄露毛泽东的绝密行动,尤其威胁到毛泽东的安全,告密者怎么可能逍遥法外?
看来,这个电话非常蹊跷!
到底谁是告密者?现在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“叶群说”,毛泽东回到北京,是汪东兴告诉她的。另一种是“民间说”,汪东兴报告给周恩来,周恩来告诉了叶群。总之,北戴河的叶群先知道,马上打电话通知林立果。虽然死无对证,要“抓”告密者也非常简单。查总机的话单就可以查到。到北戴河的电话是长途,总机需要登记话单,看看那段时间谁给叶群去过电话,一排查不就一目了然了吗?九一三事件后,军委一号台的话单仓库翻了个底朝天,一张一张地翻检过,并记录了从9月6日到12日他们之间的所有通话和通话时间,要找出“罪魁祸首”简直易如反掌。
如果是周恩来,为什么不追究?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的地位岌岌可危,四人帮一直想拔掉这颗“眼中钉”。把毛泽东的绝密行动密告叶群,和林彪穿一条裤子,这是打倒他最有利的理由啊!如果是汪东兴,那就更有理由打倒了。众所周知,汪东兴是毛泽东的心腹,庐山会议他跳得那么高,却“轻松过关”。而他不但不接受“教训”,又“贼”胆包天把毛泽东的秘密告诉叶群,吃里爬外,难道不该“千刀万剐”吗?
可是奇怪!不论是周恩来,还是汪东兴,都平安无事。为什么不追究泄密这件事?似乎有些说不过去。是不是与汪东兴在庐山会议上打而不倒一样,背后有着永远不能示人的秘密?看来似乎只有一种可能,故意泄密,就是要打草惊“蛇”,就是要让“北戴河”的“鸡”半夜飞起来。
在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里,毛泽东是否意识到危险正在步步紧逼呢?他为什么突然回到北京?事先知道吗?1971年11月14日,毛泽东在接见中央召开的成都地区座谈会成员时说,林彪他们搞反革命活动,谁个晓得?我就不知道嘛。这话他说过多次。是这样吗?九一三事件扑朔迷离,如果毛泽东对林立果的行踪不了如指掌,为什么突然回到北京?
李德生和汪东兴在回忆录中都提到,毛泽东有察觉。汪东兴说,毛主席对林彪究竟何时察觉?察觉多深?后来也没向我们讲过。但从这句话中,可以看出毛泽东回到北京和林立果离开北京决不是巧合,毛泽东一定知道周恩来、汪东兴、李德生他们不知道的更多的“机密情报”,甚至有可能了解整个“阴谋”。